
飲食方面,應(yīng)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,如:蔥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芥末等。研究表明,大蒜不僅有很強的殺菌作用,還能促進新陳代謝,增進食欲,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血壓,甚至還有補腦的功效。大蔥有很高的營養(yǎng)價值,同時還可預防呼吸道、腸道傳染病。此外,飲食中應(yīng)少吃性寒食品,如:黃瓜、茭白、蓮藕等,以免陰止陽氣的升發(fā)。
春天,肝的功能旺盛,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,肝氣更加旺盛,會導致脾胃的消化、吸收功能下降,影響人體的健康。因此要少吃酸味的食品,以防肝氣過盛。
春季宜吃甜品食物,以健脾胃之氣,如:大棗,性味平和,可以滋養(yǎng)血脈,強健脾胃,既可生吃,亦可做棗粥、棗糕,以及棗米飯。山藥也是春季的飲食佳品,有健脾益氣、滋肺養(yǎng)陰、補腎固精的作用。山藥既可做拔絲山藥、扒山藥、一品山藥、水晶山藥球等甜菜,又可做山藥蛋糕、山藥豆沙包、山藥冰糖葫蘆、山藥芝麻焦脆餅等風味小吃;還可做山藥粥、山藥紅棗粥。
多吃蔬菜。以過冬季之后,人們較普遍的會出現(xiàn)多種維生素、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,如春季人們多發(fā)口腔炎、口角炎、舌炎和某些皮膚病等,這些均是因為新鮮蔬菜吃得少而造成的營養(yǎng)失調(diào)。因此,春季到來,人們一定要多吃蔬菜。早春季節(jié),新鮮的蔬菜較少,此時冬季冷藏、干制、腌漬、醬漬的蔬菜便可大派用場。如腌漬蘿卜、姜、蔥頭、白菜、芥菜、辣椒、榨菜等。
春季可多吃些野菜。野菜生長在郊外,污染少,且吃法簡單,可涼拌、清炒、煮湯、作餡、營養(yǎng)豐富,保健功能顯著,如薺菜、馬齒莧、薄公英、車前草、榆錢、竹筍等。
如今大棚種植蔬菜逐漸改變了春季新鮮蔬菜供應(yīng)少的狀況。在生活方便的地方,新鮮蔬菜可隨時吃到。如菠菜、芹菜、油菜、茭白、萵筍、香椿、四季豆等。春季的湯,應(yīng)以紅胡蘿卜、白蘿卜、海帶、冬瓜、番茄、春筍為主料,配以雞肝、豬肝、瘦肉絲等,湯以清淡、味鮮為宜。
補充蛋白質(zhì)。春季,飲食中還要多補充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質(zhì),以增強抵抗力,如雞蛋、魚類、牛肉、雞肉和豆制品等。
二、保肝食療紅黃綠白黑
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適量運動、戒煙酒、保持良好的心情外,最重要的就是合理膳食。記住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吃遍紅、黃、綠、白、黑,便可從吃中得到健康。
一二三四五
一是指每日一袋牛奶。我國成年人每日需攝入800毫克鈣。每袋牛奶250毫升,含鈣約300毫克,且較易吸收。牛奶還富含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質(zhì),并有輕度降血脂、膽固醇作用。牛奶宜從一歲起開始,且堅持終生飲用。對牛奶不耐受者(乳糖不耐癥),可從小量開始適用。
二是指每日25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。此量宜因人而異,但不可少于150克。通過調(diào)控主食,可調(diào)控血糖、血脂及體重。
三是指每日三份高蛋白食品,這是健康的重要物質(zhì)基礎(chǔ),不可忽視。相當于每公斤體重需蛋白質(zhì)1~1.5克。兒童、孕婦、乳母宜適量增加,每份高蛋白食品相當于如下一項:50克瘦肉,100克豆腐,一個大雞蛋,25克黃豆,100克魚蝦、100克雞肉。但高蛋白食品攝入過多有害無益。
四是指四句話,即有粗有細,不甜不咸,三四五頓,七八分飽。
粗細糧搭配有明顯蛋白質(zhì)互補作用,能提高蛋白質(zhì)利用率。粗糧的纖維素有助于降血糖,預防糖尿病、結(jié)腸癌、乳腺癌。過多則會促成肥胖、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癥。
太咸的食物對健康不利。吃過咸食物不僅會引發(fā)腦中風,還極易誘發(fā)胃癌。高血壓病人更應(yīng)限制食鹽,每天攝入5克,可使收縮壓平均下降13毫米汞柱,舒張壓平均下降6毫米汞柱。
三四五頓指總量控制,少量多餐。在每日攝入量不變的情況下,早、中餐所占比例大,有利降血脂、減體重。晚餐過飽易患高血壓、心臟疾病、糖尿病。多餐可使血糖波動幅度及胰島分泌幅度變化趨緩。對體重超重者,早餐比例占40%,中餐占40%,晚餐占20%,有助減肥降血脂。
五是指成人每日至少食入500克蔬菜及水果。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建議每日進食400克蔬菜及100克水果。新鮮蔬菜水果除補充維生素、纖維素、微量元素外,現(xiàn)已證明尚有明顯防癌作用。
紅黃綠白黑
紅指每日飲紅葡萄酒50毫升左右,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減輕中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。白葡萄酒、米酒、紹興酒也可,效果稍差一些。啤酒不可超過300毫升,白酒不可超過25毫升。
黃指黃色蔬菜,如胡蘿卜、紅薯、南瓜、玉米、西紅柿。這類蔬菜富含胡蘿卜素,能在體內(nèi)轉(zhuǎn)化成維生素a。兒童缺乏維生素a,會因免疫力低而易患上呼吸道、胃腸道疾病;成人可能與癌癥發(fā)病有關(guān)。
綠是指綠茶。綠茶含茶多酚最多,有較強的抗氧自由基、抗動脈粥樣硬化和防癌作用。
白指燕麥粉及燕麥片,每日50克燕麥片煮粥,能使膽固醇、甘油三酯下降,在糖尿病患者中,效果尤其明顯。
黑指黑木耳,每日10~15克即有明顯的抗血小板聚集、抗凝、降膽固醇作用。
三、春季養(yǎng)肝食療先行
春夏是肝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但也是調(diào)養(yǎng)肝臟的大好時機,解放軍302醫(yī)院感染科副主任醫(yī)師姜天俊建議,春季養(yǎng)肝護肝,應(yīng)多注意食療,具體如下:
1.舒肝理氣、健脾養(yǎng)胃食療方:雞內(nèi)金10克,生山楂9克,茯苓10克,薏米10克。每日一服。煎熬后,分4次口服,療程為2個月。
2.活血養(yǎng)陰、補腎益肝食療方:桑葚10克,麥冬10克,沙參9克,紫河車9克,圓肉6克。每日一服,煎熬后,分4次口服,療程2個月。
3.取新鮮雞肝3只,大米100克,同煮為粥服食。可治中老年人肝血不足,飲食不佳,眼睛干澀或流淚。此外,老年人肢體麻木者,也可用雞肝5只,天麻20克,兩味同蒸服,每日一次,服用半月,便可見效。
4.以味補肝,首選食醋。醋味酸而入肝,具有平肝散瘀,解毒抑菌等作用。肝陽偏亢的高血壓老年患者,每日可食醋40毫升,加溫水沖淡后飲服,也可用食醋泡雞蛋或醋泡黃豆,療效頗佳。平素因氣悶而肝痛者,可用食醋40毫升,柴胡粉10克沖服,能迅速止痛。
5.補肝血可食鴨血。鴨血性平,營養(yǎng)豐富,而肝主藏血,以血補血是中醫(yī)常用的治療方法。取鴨血100克,鯽魚100克,白米100克同煮粥服食,可養(yǎng)肝血,輔助治療貧血,同時這也是肝癌患者的保肝佳肴之一。
6.舒肝養(yǎng)血,菠菜為佳蔬。菠菜為春天的應(yīng)時蔬菜,具有滋陰潤燥、舒肝養(yǎng)血等作用,對肝氣不舒并發(fā)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。
傳統(tǒng)養(yǎng)生學認為“春與肝相應(yīng)”,即春季氣候特點與人體的肝臟有著密切的關(guān)系,因此春養(yǎng)肝.
四、春來時養(yǎng)肝請用湯
春回大地,萬象更新。按照中醫(yī)的天人相應(yīng)、四時對五臟的理論,春宜養(yǎng)肝。這理論的意思“天”即大自然與“人”即人體有密切相應(yīng)的關(guān)聯(lián),四季節(jié)氣與人體的五臟更有密切相應(yīng)的關(guān)系和互為影響。按此理論春季適宜養(yǎng)肝,夏季宜養(yǎng)心、秋季宜養(yǎng)肺、冬季宜補腎。因宜在春季滋補肝臟,對人體的健壯長壽有很好的作用。特推薦——
生地天冬豬肝湯
生地天冬豬肝湯略帶藥材特有甘、澀氣味,但不失清潤可口,具養(yǎng)肝舒肝的功效。同時也適宜肝血不足、肝氣郁結(jié)、視物不清、心煩失眠、口干口苦、毛發(fā)不澤或白發(fā)早衰等。
[材料] 生地50克、天冬25克、鮮菊花10朵、陳皮1個、豬肝和豬瘦肉各150克。
在《御藥院方》中載有“萬壽地黃丸”一方,其組成為生地、天冬、菊花、枳殼,功效為“和顏色、利血脈、調(diào)百節(jié)、黑發(fā)堅齒、逐風散氣,愈百疾”。本湯是此方去枳殼加除皮,煲豬肝、瘦肉而成。肝血不足,失于滋養(yǎng),可使人視物不清、虛煩不眠;肝氣郁結(jié)、肝經(jīng)有熱,可令人胸脅悶痛,口干口苦等。治宜養(yǎng)肝、護肝、清肝,使肝血得補,肝氣得舒,肝熱得清,則氣血和暢舒適而身健頤容。湯中生地、天冬,性味甘、寒、清潤,既能滋陰養(yǎng)血,又能清熱涼血,與豬肝、瘦肉同用,則滋養(yǎng)肝血,柔肝潤燥而健體養(yǎng)顏;鮮菊花性味甘、苦、寒,氣味清香,有清肝明目、平抑肝陰的作用,為益肝美容佳品;陳皮理氣健胃,利于氣和疏暢和胃腸吸收。合而為湯,共奏養(yǎng)肝血、舒肝氣、清肝熱之效。
[烹制] 生地、天冬、鮮菊花、陳皮洗凈、稍用清水浸泡;豬肝、豬瘦肉洗凈、切成薄片狀,用醬油、生油、食鹽腌15分鐘。先把生地、天冬、陳皮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500毫升(約5碗水量),文火煲滾30分鐘后,再放入豬肝、豬瘦肉、菊花瓣,滾至豬瘦肉熟,調(diào)入少量食鹽和生油便可。豬肝、豬瘦肉撈起拌醬油佐餐用,此量可供2-3人用。
祖國醫(yī)學認為,春氣通肝,春季易使肝旺。肝開竅于目,若肝血不足,則易使兩目干澀,視物昏花。所以杏林箴言說:“春令進補有訣竅,養(yǎng)肝明目是首要?!?br/>丹參黃豆湯
用料:丹參10克,黃豆50克,蜂蜜適量。
制法:丹參洗凈放砂鍋中,黃豆洗凈用涼水浸泡1小時,撈出倒入鍋內(nèi)加水適量煲湯,至黃豆爛,揀出丹參,加蜂蜜調(diào)味即可食用。
功用:補虛養(yǎng)肝,活血祛瘀。適用于慢性肝炎、肝脾腫大者調(diào)補。
丹參味苦微溫,功能活血去瘀,安神寧心,排膿止痛?,F(xiàn)代醫(yī)學研究證實,丹參能夠有效地提高機體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,機體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強,減少細胞、組織、臟器的變性和破壞。
黃豆性甘,性平,功能健脾寬中,益氣和中,生津潤燥,清熱解毒。黃豆中的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,維持血管壁的軟化并可防止肝臟內(nèi)積存過多的脂肪。黃豆含大豆異黃酮,可增強巨細胞功能,使脾臟生成免疫球蛋白m作用增強,外周血淋巴細胞含量增多。這些有利于補虛養(yǎng)肝。
杞棗雞蛋湯
用料:枸杞子30克,紅棗10枚,雞蛋2只。
制法:枸杞子洗凈瀝干,紅棗洗凈去核,一起放于砂鍋中,加清水適量燒開后,加入雞蛋煮熟,調(diào)味即可,分2次食用。
功用:補肝腎,健脾胃,滋陰潤燥,養(yǎng)血除煩。適用于肝腎虧損、脾胃虛弱者已經(jīng)以及慢性肝炎、肝硬化患者。
枸杞子味甘,性平,功能滋補肝腎,益精明目。藥理證實,枸杞子多糖不僅是免疫增強劑,而且有免疫調(diào)節(jié)作用。枸杞子還有保肝及抗脂肪肝作用。另外,枸杞子又被證實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,有利于清除衰老啟動因子———超氧陰離子自由基,對于延年益壽有積極意義。
紅棗能補中益氣,養(yǎng)血安神,并具有增強免疫力及抗氧化等作用。
豬肝枸杞子湯
用料:豬肝100克,枸杞子50克。
制法:豬肝與枸杞子共煮熟,調(diào)味即可。
功用:能補肝、養(yǎng)血、明目,適用于要養(yǎng)肝明目的美眉。